你准备好迎接今年的桂花香味了吗?赏桂之前,先来了解一下桂花在文学史上的“顶流”身份吧。
桂花,这缕甜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幽香,早已超越植物学的范畴,成为浸润在文化基因里的永恒芬芳。这缕香,可是穿越了三千年的“顶流味道”。从王维、白居易、李清照到曹雪芹、鲁迅、张爱玲,全是它的“粉丝”。它是《红楼梦》里的顶级奢牌,是鲁迅深夜奋笔疾书的伴侣,是张爱玲书写上海故事的“氛围组”。
《山海经》中“招摇之山,多桂”的记载,早已为这缕东方香魂加冕。其名取自帝王礼器“圭”的纹路图腾,自诞生便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。于是有了“蟾宫折桂”的壮志,有了“桂殿兰宫”的雅意,更有了月宫里那棵永恒守望的桂花树。
文人墨客为它疯狂写诗词版小作文! 王维这样捧场: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”; 李清照为之打call:“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”。白居易更离谱——半夜不睡觉,“山寺月中寻桂子”,简直桂花头号痴汉!鲁迅先生也逃不过真香定律!熬夜写稿靠啥续命?一杯桂花茶。
《红楼梦》里的宝玉挨打后,王夫人心疼儿子,给袭人一瓶“木樨香露”和一瓶玫瑰香露让宝玉喝。木樨其实就是桂花,因其质纹理如樨,古时候称为木樨。这清代豪门限量版饮品,宝玉就算挨了顿打,能喝到也算值了。
今秋,当桂花香飘全城,你准备如何品读这传承千年的芬芳密码?品尝一碗桂花冰粉的清甜,还是试一杯桂花酒的醇烈?或许在桂花拿铁的绵密里,也能尝到诗词中的韵味悠长。
文本&出镜:张杰
拍摄&剪辑:吴德玉
发布于:四川省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